我校導師陳權亮指導大氣科學學院研究生孫一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2005-2016年不同高度不同季節水汽水平分布

近期,我校大氣科學學院2015級研究生孫一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Advances in Meteorology》上發表了名為“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Vapor in the UTL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AURA/MLS Observations”的學術論文。我校陳權亮教授為文章通訊作者,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

青藏高原地區特殊的大地形和海拔高度,使其成為能量和物質交換的一個重要“窗口”, 高原上空平流層和對流層之間的物質交換以及認識高原上上對流層下平流層(UTLS)水汽變化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都具有重要意義。課題研究基于AURA/MLS(微波臨邊探測儀)觀測到的2005-2016年水汽資料,篩選出高原地區數據,分析了代表UTLS的三個典型高度上的水汽水平變化和垂直變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

研究結果發現:近十年來青藏高原地區對流層上層和對流層頂附近水汽含量在四季都表現出高緯度偏低,而低緯度地區明顯偏高,在平流層下層冬、春季節水汽變化卻呈現相反的趨勢。其中春季水汽混合比含量高低南北分布發生轉變出現121hPa-100hPa之間,而冬季的這種轉換則發生在147hPa-121hPa之間。春季,水汽混合比隨著高度增加先迅速減小然后再上升;冬季的水汽混合比垂直廓線,呈現出一個“V”型結構;夏季和秋季的變化基本一致,先迅速減小再增加,但增加卻不明顯。過去12年高原地區100hPa高度上的水汽混合比整體呈現弱的上升趨勢,147hPa和215hPa上水汽混合比都呈現出弱的下降趨勢。該研究結果對進一步理解對流層平流層交換和該地區水汽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幫助。

論文鏈接:https://www.hindawi.com/journals/amete/2017/3504254/